|
|
宝安:“生态惠企”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以前找厂房需要跑腿,十分耗时,如今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日前,一家计算机设备制造企业负责人刘先生来到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下称“宝安管理局”)咨询项目选址业务,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他简单勾选几项信息,短短几秒便找到10多个符合准入要求的推荐园区。通过详细比对,他立即拨通了一位园区联系人的电话。 ![]() 生态环境更美,营商环境更优 这是宝安“生态惠企”十条为企业 带来的切实改变 据了解,近两年来,宝安管理局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率先推出宝安“生态惠企”十条 围绕打造全市首个 区域环评服务系统“智能选址”平台 建立“精准画像”标签库等 多项举措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并取得明显成效 区域环评,智能选址 精准画像,智能提醒 委托处理,多方共赢 一窗汇集,一网办理 线上执法,智慧监管 党建引领,绿色共建 信用修复,一站服务 合规建设,免罚减罚 专家会诊,精准帮扶 多样视听,送法入企 ![]() ![]() 宝安管理局争当区域环评改革先行者,率先在沙井街道暨国际会展城片区开展试点,划定8大类23评价单元,形成“一张评价地图+一份管理清单+一个智能应用”,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 打造全市首个基于城市数字可视化平台的“智能选址”区域环评服务平台,架起制度与应用的桥梁,让企业实现“智能选址、轻松应用”。 “智能选址”区域环评服务平台 改革实施后,将对95%的项目豁免环评,企业环评手续办理时间可从以往从编制环评报告至审批完成的平均6个月压缩至30分钟,预计一年能为全区企业节省环评费用3000万元,切实促进简政、惠企、便民。 2022年,宝安区重点推进燕罗、石岩街道区域环评工作,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发展集聚、资源集约、治污集中的绿色空间格局。 大美蚝乡湖。通讯员 爱晚 摄 为了让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防控,宝安通过建立基于大数据标签体系的“精准画像”标签库,从制度建设、污染管控、执法监管、应急管理、社会责任、排污许可6个维度进行评分,自动生成分值,多维度呈现排污单位正负面特征,准确发现问题,为企业自查自纠提供依据。 同时,发布绿、蓝、黄、红四色“环保码”,实时采集高频动态更新的业务数据,协同剖析问题,实时智能提醒,引导企业主动修复、自律守法;开发“宝安区豁免填录系统”,企业只需简单填录信息即可立刻生成“豁免回执”,为企业提供便利。 2020年来 宝安管理局积极协调组织水务等有关部门 在全市率先开展 工业废水协商处理模式探索 宝安沙井片区污水应急处理站通水运行 每年可为试点企业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减少工业废水重复处理量约1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500吨,节省废水处理成本近300万元,水质净化厂进水BOD5浓度可提升5%以上,既补充了水质净化厂碳源,又提高了废水资源利用效能,成功探索出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新模式。 建设中的宝安江碧环境生态产业园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 接下来,宝安将继续推进 区内4家废水排放量超500吨/日的 食品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并逐步推广至全区范围 助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宝安区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科技创新优势,以汇聚企业环境监管数据平台为基础,面向全区污染源企业,打通“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政策公开、线上办事和自我管理为支撑的10余项服务,实现各类环保惠企政策、法律法规“一窗汇集”精准推送,实现环保法制、审批服务“一网办理”能办则办,实现环保工作“一栏问诊”精准把脉,实现预警任务“一键反馈”闭环处置。 同时,开通“环保主任”小程序,对园区、企业、工地等开展个性化环保服务,提供任务办理、环保档案查询等自主管理功能,增强企业污染治理和持续减排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尖岗山青山依旧 ![]() ![]() 利用智慧化监管手段,推行非现场执法模式 ↓ ![]() 宝安管理局通过对全区417家排污单位安装废水在线监测系统,353家重点污染源安装水平衡监控仓系统,162家建筑工地安装在线控尘控噪系统,289家工业企业装上VOC工况监控系统,100家小废水企业安装液位监控系统,利用远程监控手段向企业实时推送异常预警,督促指导企业及时处理异常状况,促使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化,实现精准管控在线执法,做到无事不扰、最少干预式监督执法,提高“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水平。 ![]() ![]() 2020年以来 宝安管理局创建了24个绿色模范工地 其中,宝安区工人文化宫项目 防尘降噪天幕设施被授予“治理创新奖” 属全市首创 开展标杆工地案例培训 引领全区工地向绿色模范工地看齐 “天幕”系统 2021年以来 指导辖区162个工地完成监控设备安装 通过智能管控提升管理效能 2022年,该局创新性开展绿色工地党建联创活动 并于5月31日举行启动仪式 强化政企党建共建 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宁静行动支部 共同督导工地降噪治理,通过技术帮扶 投诉吐槽会 工地开放日及经验分享培训等形式 督促指导工地提升治理水平 从源头上破解施工扰民难题 政企党建共建,宝安区打造绿色、生态工地项目 近日,该局还开展 中高考噪声整治专项执法行动 出动685人次 检查工地242家次(非现场执法23家) 对存在问题的工地及时查处 责令整改1家,立案2宗,查封扣押2宗 ![]() ![]() 为鼓励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引导和督促企业积极主动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宝安管理局对于主动纠正违法行为、轻微违法却不符合免罚条件和及时缴纳罚款等改正态度良好的企业优先办理修复工作,使其可以正常进行银行借贷、项目招投标、跨国合作等商业活动。2022年以来,该局共受理办结企业征信修复7宗、信用修复12宗。 此外,该局还计划 建设线上企业服务平台 并在平台上开设信用修复、征信修复申请专栏 通过探索实现企业信用修复 征信修复业务等高频事项“上网办理” 减少企业、群众跑动次数 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 ![]() ![]() 宝安管理局在行政执法及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积极推进企业开展环保行政合规建设工作,引导企业进行生态环境领域首宗行政合规建设项目——深圳某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环保行政合规建设案例。 在宝安区环境违法案件中,2021年全年登报道歉8宗,减罚27宗,减免金额218.6万元,不予处罚34宗。2022年至今登报道歉3宗,减罚宗8,减免金额70万元,不予处罚8宗。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安管理局还将计划开展 合规标准的编撰并扩大试点工作面 同时组织 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及法律层面的专家团队 重点开展宣传活动 ![]() ![]() 每年对涉VOCs工业企业提供全方位帮扶指导,对企业源头控制、工艺过程、末端治理中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及治理效率。 同时,印发宝安区表面涂装、家具制造、汽修、塑料制品、橡胶制品、涂料油墨制造、印刷、印制线路板八大行业实用手册,推进企业VOCs科学精准治理,并邀请行业专家开展VOCs污染防治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 ![]() 2021年以来 该局以多样视听手段全面开展普法工作 在全市262条公交线路 8条地铁线路、131家单位楼宇 361块广告屏幕上轮播“宝小环课堂”系列 普法动画及短视频21部 该系列获第三届 广东省法治文化节“视法·风尚”普法 新媒体精品银奖 该局还创新举办 “生态宝安 普法入园/企”大讲堂 对辖区内印刷、电镀、化工 危废、金属、污水处理、建设工程等 行业企业因材施教 分批次有重点地进行线上线下培训 共组织辖区工业企业代表1200余人参加 辐射网络直播观众约3.6万人次 ![]() 据了解,未来,宝安管理局将继续加快推进区域环评改革,力争2024年前完成区域环评全区覆盖,对于企业和民众遇到的难题,做到纾民困、解企忧。同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打造先行示范生态环境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来源:宝安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