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桥·深圳激光谷:助推“宝安制造”向“宝安智造”跃升![]() 日前,深圳市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并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列入“20+8”产业集群之一,文件指出深圳将支持宝安建设集聚区,巩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竞争优势。 东风已至,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是宝安激光产业发展的独特现象 作为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集聚区 宝安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 均居全国首位 约占全国30%,占广东省的70% 素有“中国激光看广东 广东激光看深圳 深圳激光看宝安”的美誉 位于新桥街道象山社区的新桥·深圳激光谷(以下简称激光谷)以激光企业为核心,构建激光科技创新生态链,初步实现产业链集聚的激光应用产业园区,在引进龙头企业,打造激光产业集群上做出了先行探索。 位于新桥街道象山社区的新桥·深圳激光谷。 走进新桥·深圳激光谷 2栋厂房内集聚着多家激光企业 车间内切割、焊接一派繁忙 从生产激光头的上游企业 到生产激光器、激光设备的中游企业 到激光智能制造装备 与应用产品的激光下游企业 园区一应俱全 实现上、中、下游的深度融合 除了创鑫激光 激光谷还有包括柠檬光子等 多家种子激光上游企业 激光谷共引进 20多家优质激光上下游企业 进驻一期园区 “70%都是从外地招商引进的。”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作为园区招商运营服务平台,协会秘书长邵火告诉记者。“目前供不应求,空间不够装。” 激光谷采取“一谷多园”方式建设 ▼▼▼ 以新玉路84号工业园区为一期载体 整合象山片区内的产业空间为二期发展空间 整备象山周边的土地为三期总部用地 激光谷以激光产业链企业为核心 构建激光科技创新生态链 初步实现产业链集聚的激光应用产业园区 “不只是空间上的‘集’,而是产业生态的‘聚’。”邵火介绍,激光谷如今形成以激光智能装备及其应用为产业特色,集总部办公、技术研发、孵化加速、产品展示、综合服务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激光装备制造及其应用主题产业城,志在打造产业链齐全的激光装备研发与应用产业集聚区。 与一般产业园区不同的是 依托广东省激光协会等平台资源 新桥·深圳激光谷 在对接引进高长成型的优质激光企业 打造生态链完备的激光产业集群 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刚刚落幕的“红光奖”评选 就是省激光协会搭建平台推动激光产业发展 和创新的一次实践 “红光奖”第五届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会在新桥·深圳激光谷召开。 6月11日,“红光奖”第五届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会在激光谷召开,专家评审团由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领衔。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内各科研单位、研究所、高等院校、激光协会等机构的激光与光电子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及中国一汽、中车株机、富士康、TCL等大型激光应用单位的激光专家云集激光谷。“红光奖”评选活动成为挖掘激光好产品、好项目,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激光行业健康发展的风向标。 此外,积极参与广东省激光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每年主办世界激光制造大会和“激光博览会”,为激光企业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建立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致力于孵化更多高精尖的激光企业,同时为深圳各级政府发展激光提供建设性意见……广东省激光协会发挥协会功能,在对接产业、企业、科研院校,加强统筹协调,优化产业布局,实施产业链补链强链;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产业平台载体;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势凸显。 激光 是核心技术和先进制造中的制高点 加快培育 激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型 将助推宝安制造业 加速向高质量智能制造跃升 “激光应用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激光系统市场,未来激光产业将是千亿级市场。”邵火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激光产品市场规模在2020年突破一千亿元大关后继续增长,2021年全国激光行业规模约1256亿元,同比增长约18%,增速比前一年加快。 2021世界激光制造大会在新桥·深圳激光谷举办。(资料图片) “宝安激光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在产业的上游材料、芯片和特种光纤等,尤其是激光晶体和特种光纤基本处于空白。”在邵火看来,加速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推动激光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加快培育激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关键。“而在发展激光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厂房载体空间与土地供应不匹配,限制了产业的快速聚集。”他认为,加快打造宝安激光产业集聚区,世界一流的激光产业必须有与之匹配的发展空间。 激光产业落子布局 离不开前瞻性科学规划 邵火同时建议编制 宝安区激光产业链招引地图 明确重点招商项目、重点目标企业 建立招商资料库等数据信息 依托产业招商地图“按图索骥” 实现“精准招商” 推动重大项目与产业布局 精准匹配、快速落地 来源:宝安日报
|